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
這為鋼鐵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當前,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能源資源要素約束趨緊、‘雙控’‘雙碳’等政策常態化,鋼鐵工業也由增量發展進入到存量甚至減量發展競爭的新階段。綠色低碳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全行業必須要面對的共同課題與嚴峻挑戰,也是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侯軍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2017年,從年產鋼曾高達1200多萬噸的濟鋼生產基地全部關停,到2019年850萬噸日照精品鋼基地建成投產,再到2020年萊蕪生產基地生產線改造提升,山鋼集團一直聚焦鋼鐵主業的提檔升級。近年來,山鋼集團縱深推進環保整治,鋼鐵產業超低排放改造已全部完成,權屬公司環境信用評價全部綠牌,國家級綠色工廠達到 4 家,在同等規模的大型鋼鐵集團中走在前列。
侯軍將綠色低碳發展放在企業生存的高度。“沒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企業就沒有生存的資格。”他說,“對于鋼鐵行業來說,超低排放、保護環境將會成為未來鋼鐵企業生存發展的‘硬杠杠’。行業要做到綠色發展與高效發展的‘雙贏’。”
為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鋼鐵行業開足馬力。數據顯示,2021年,鋼鐵企業深化節能減排,至年末已有94家鋼廠登上工信部綠色鋼廠榜單,有6家鋼廠成為國家3A級景區、2家成為國家4A級景區;共23家鋼鐵企業約1.45億噸煉鋼產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評估監測;225家企業約5.36億噸煉鋼產能超低排放改造正在進行中。
侯軍介紹,行業總體運行態勢良好,整體呈現出“減量提質”的特征,符合政策導向和市場預期,為滿足下游行業用鋼需求和保障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作出了貢獻。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超低排放、保護環境將會成為未來鋼鐵企業生存發展的‘硬杠杠’。行業要做到綠色發展與高效發展的‘雙贏’。”
在他看來,中國鋼鐵工業的“好局面”來之不易,但要保持下去,行業必須持續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對此,侯軍認為行業需要做到的是,一是貫徹落實《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鋼鐵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質量效益全面提升。二是實施鋼鐵綠色生產的工藝改造,推廣應用發展條件成熟、節能環保的低碳冶煉技術等。三是統籌穩增長和“雙控”“雙碳”的關系,穩增長必須要以實現“雙碳”目標為前提,要以超低排放的“產能、產量”為基礎,鋼鐵制造必須通過“綠色、智能、高效”轉型為中國經濟社會騰出更大發展空間。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低碳冶金技術革命是一項系統創新工程,具有全行業共享的社會公益屬性,耗資巨大,單一企業難以承擔。
今年兩會期間,侯軍建議,由工信部、科技部牽頭組織全國各大鋼鐵企業、相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及研發人員組成研發聯合體,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國家財政每年可給予一定經費補貼,而鋼鐵企業將富余的產能裝備用作面向全行業開放的研發試驗平臺和基地,盡快攻克低碳冶金工藝技術,突破“碳壁壘”。
同時,侯軍認為,統一行業標準也十分重要。為推進節能降碳,山鋼集團摸清了自身的碳排放家底,建立了集團碳排放數據庫;編制了集團低碳發展技術路徑圖和相關行動方案。但在他看來,企業自身的力量還不夠,行業需要統一標準。
對此,他建議科學開展鋼鐵行業碳排放核算工作,加快研究形成傳統鋼鐵生產工藝碳減排技術標準,指導和規范鋼鐵企業低碳發展。
侯軍補充說,建議通過“碳足跡”追溯開展“綠色鋼鐵”產品認證,對“綠色制造產品”在流通銷售過程中減免相關稅費,并且國家合規產能指標、用能指標分配調整向實現超低排放、環境績效好的企業傾斜和集中。
對于未來鋼鐵行業循環經濟建設,實現綠色發展,侯軍認為,鋼鐵企業要充分利用鋼鐵生產資源條件,尤其是焦爐煤氣等優質資源,探索建立焦鋼聯合產業園,為發展氫能源、二氧化碳循環利用、碳減排奠定基礎。同時,還應逐步降低全流程冶煉比例,加大短流程、氫冶金等新型低碳冶金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力度,減少噸鋼碳排放。
Copyright ◎ 2013-2022河北誠譽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冀ICP備16014214號-2